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1月份,又是企業上ERP的高峰期;這段時間,也有原先的一些老客戶朋友給我電話,說我公司的ERP系統感覺用的效果沒有完全發揮出來,僅用了部分功能;在這里,我給大家說下心里話; ERP,企業資源需求管理計劃的縮寫;用簡單的話語來描述就是利用電腦軟件,把各個部門、各項業務有機地整合在一起,使各項事務的操作和管理都能流程化、標準化,以提高工作效率,同時達到降低消耗、節省成本和費用的作用。最根本的目的是使經營和管理規范化、高效化,從而提高經濟效益。 2008年金融危機過后,涌現了一大批中小民營企業,從原先的三五十人,發展到現在的一兩百人;公司也是上了各種各樣的系統,但是用的效果總是不能很滿意;實際上,ERP僅是一個提供給企業的管理工具而已,而要用好這個工具,需要企業各個部門的相關人員來一起配合ERP供應商的相關流程制定、軟件功能培訓的。所以說,企業也不是上了ERP就包治百病的;
一、企業上ERP,需要具備最基礎的電腦應用基礎; 各個部門的相關人員都會使用電腦這個是最基本的要求; 同時很多企業都沒有配置相應的網絡管理人員,電腦操作人員的水平不敢恭維;大媽大叔管倉庫,殊不知倉庫單據是一個ERP系統的最原始、最根本的單據之一;連出入庫單據都不全,就指望上一個ERP包治百病無疑是在“找死”。
二、規范的部門管理流程和執行力度 目前中小企業上ERP,很多都是奔著ERP能幫助企業規范流程,改變現有的不合理、不規范流程而來的;但是一個好的管理流程制定容易,執行起來難;這不是ERP供應商來改變貴公司的管理,而是企業老板、高層需要有決心來改變;軟件僅是一個工具,需要企業人員去按軟件流程去執行;有些老板,上系統三分熱情,殊不知一個流程、一個習慣是需要時間去改變的,隨著時間的推移,老板的熱情逐步減退,人情式管理流程永遠得不到改變;當然,有些開明的老板,利用ERP的機會,來逐步改變以前的管理陋習,建立起規范的流程;
三、ERP前期選型和設置基礎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的、自稱完善、先進的ERP軟件。軟件商為了銷售自己產品,往往夸大其詞,如果不能正確判斷和選擇,選擇的ERP軟件不能實現要求的功能,或者該套軟件系統不適合自己的企業,浪費金錢還在其次,主要的是會嚴重地影響業務的開展,更嚴重的是,會導致企業的整個業務系統癱瘓!所以,ERP選擇供應商很重要,一個有實戰管理經驗、能在了解企業現狀后給予合理產品建議的廠商是第一步;其次,上了ERP系統,前期的實施輔導規劃非常重要,ERP系統中很多參數,都是確定后更改不了的。前期的基礎資料設置,直接會影響到后續的流程規劃和實施;對整個ERP上線起到決定性的作用;
四、ERP的實施時間控制 上ERP的企業,或多或少在企業管理上都是存在一些問題的,當企業規模利潤非常高的時候,老板是不會想到上ERP的,因為有錢賺,老板都忙著數錢了;正是因為企業利潤下降了,管理數據混亂了,成本太高了,企業才會想到上ERP的。這類企業往往都是流程不規范、部門數據共享度不高,操作人員忙著加班整理數據;其實,大家都在花時間做一些相同的、重復整理的事情;在ERP上線前期,需要規范企業的物料編碼、BOM清單、需要整理各部門的操作流程;這都是需要花費一定時間的。等于是間接性的給大家又多分配工作了,也會打破企業現有的利益格局,所以一定會有不同的聲音出現,這時候就需要老板來給定心丸了。上ERP系統是一把手的工程,需要一鼓作氣的,用高效的行動去準備前期的各項數據;時間拖的越久,大家的耐心就被磨滅的越多,系統就越上不了;正常來說,百人左右的企業,上財務和進銷存,就必須1-3個月上線,上到計劃生產管理部分,時間就會增加,一般要3-5個月才能完成;
五、流程管理需要人手、需要變通的方法和二次開發 很多老板說,上了ERP是不是可以減少幾個人員?有這類想法的企業老板有很多;其實上ERP系統,真的不能減少人,反而可能增加人;現在很多企業都是一個蘿卜管幾個坑的現狀,殊不知ERP是需要靠各部門原始的單據來集成的。沒有單據,怎么得到報表?怎么去做經營分析?所以,ERP需要具備基本的崗位操作人員,如:倉庫、采購、財務等等。。。。。
其次,ERP畢竟只是一款軟件而已,是軟件就會有不足的地方,每個ERP系統都有自己的強項地方和弱項地方;ERP不是包治百病的;同時企業也會有行業特殊的操作流程;所以當遇到特殊流程的時候,需要企業管理流程上變通,操作習慣上的變通;同時在必要的時候進行一些小的插件的開發等等。。。。
以上幾點,是我們中山企誠軟件在做ERP行業十多年來的一些見解,當然也有很多沒說到的地方,還請多多包涵!!